浅析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
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目前,大多数中职生的数学基础普遍较差,对数学缺乏认同感和学习的兴趣,对数学学习和考试过分焦虑或期望值过低,存在较强的自卑心理。
【关键词】审美教育;数学美;创造;游戏;欣赏
数学教师应搭建符合中职生认知结构且能展示数学美内容的平台,通过所展示的数学之美来唤起学生心灵深处的对美追求,从而达到一种美的共鸣。本文结合笔者的数学教学实践,对如何在中职数学课堂渗透数学美进行一番探讨。
一、挖掘数学教材中美的因素,让学生认识数学美
法国著名艺术家罗丹说过,我们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中职数学教材中跃然于字里行间的数学美是不乏其例的,例如《交集与并集》一节中,最显著的美育因素是和谐美、简洁美、符号美和语言美。交集,用文字语言表达为两集合A与B的公共元素;用图形语言表达为A与B两椭圆的重合部分;用符号语言表达为{x│x∈A且x∈B}。这三种表达形式反映同一属性,体现了和谐美与语言美。用以美启真的教学原则,可引导学生再创建符号“A∪B”表示集合A与B的交集,这又体现了简洁美与符号美,从整个过程看,又体现了思维美。
二、挖掘语言的优势,让学生感受数学美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外壳,数学文化的表现形式就是把数学知识溶入语言之中,类似“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大于取两边,小于取中间” “性质奇偶与增减,观察图象最明显”……作为数学教师,平时要注意收集、整理和积累数学语言,在使用的过程中注重数学语言的规范、科学和严谨,同时加强自身数学语言的训练,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语言的趣味、匀称和美妙。
三、挖掘媒体的优势,让学生欣赏数学美
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以不可替代和不可抵挡的力量走进数学教学的视野,有效实现了数学结构、数学思维和数学文化的开放,能帮助学生用审美的眼光理解、接受数学文化,因此,通过多媒体手段,既可以充分利用数学美来熏陶学生的情操和素养,又能引导学生利用数学美的特征和规律来学习数学,更好达到“以美启真”的目的。例如在进行《椭圆的标准方程》这节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放映天体运行的椭圆轨道,清晰的画面能够更好地把数学符号的美、结构的美及自然的美融合在一起,让学生欣赏数学的美,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
四、联系学生的专业,让学生重视数学美
让学生感受数学美不是教学的主要目的,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才是真正的目的。大部分学生感觉数学与自己的专业联系不大,学数学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并没有多大的实际用处,所以,学生往往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数学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内在联系,在不影响数学学习理论严谨性的基础上尽可能地从专业课教材中选取一些具体实例进行讲授,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与专业知识是紧密关联的。例如《正弦型函数的图象》这一节的教学,教材主要对此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进行了研究,再通过用五点法作出该函数的图象。这些都是纯数学的问题,函数中的x、y都没有什么特别的实际意义,学生只要参照例题按部就班地进行练习,很快就可以掌握了。但关于相位、初相位等具有一定实际意义的概念,课本上只是作了简略的介绍,并没有相关的例题和练习,而这恰恰是专业知识所必需的。因此,教师可通过与电工专业知识的单相正弦交流电这一章节进行研究比较,就会发现正弦函数在电工专业的用途,因此在讲授的过程中,教师可让学生打开专业课本,仔细体会这部分数学知识的应用,实践发现,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明显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五、通过数学游戏,让学生体验数学美
喜欢游戏是学生的天性,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注重组织学生开展游戏活动是调动学生情绪、焕发学习激情、调节课堂气氛、提高学习效率和体验数学美的有效策略之一。游戲的形式多种多样,常用的有猜数游戏和折纸游戏等,教师要充分发挥其激励功能、渲染功能、感化功能和转化功能,帮助学生从中感受数学之趣味,体验数学之美,让学生觉得数学有意思。例如在进行《函数的定义》这节内容的教学时,可让学生在心里想着一个数,把它除以2再减去3后,把结果告诉老师,老师就能很快猜出学生所想的是哪个数。这样,课堂上很快就会出现学生主动思考并积极发言的热烈场面,这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极为自然地引入了课题。通过数学游戏,使得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比较难理解的抽象理论,并体验了数学的美妙之处。
六、体验成功的喜悦,让学生创造数学美
成功是学习的动力源泉,是培养学生自信,激发学生进行创造的最佳良药,学生渴望获得成功,渴望获得赞许。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固然重要,但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满足学生成功的愿望,让学生尽情体验成功的喜悦也同样重要,通过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而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恰是学习数学、发展数学和应用数学的根源所在。如让学生根据定义来画椭圆的图形,在这深化理解,体验成功的过程中,学生对数学的对称美形成了认识,其实这本身就是一个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过程。
在中职教育中,数学是一门非常实用的基础课程,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利用人类对美的热爱和追求的天性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不应把数学教育单纯地理解为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数学教育需要培养人的素质,学生进入社会后,也许很少直接用到数学中的某个定理或公式,但数学的思想方法、数学中体现出来的精神,却是长期起作用的。
参考文献
[1]兰爱民.构建课堂行为营造个性教学[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07年04期.
[2]俞冰.营造中职语文教学的碧海蓝天[J].湖南农机,2007年09期.
[3]赵燕玲.中职语文教学应以专业为本[J].教师,2009年14期.
[4]汪军秀.也谈语文教学和专业学习[J].职业教育研究,2006年04期.
【关键词】审美教育;数学美;创造;游戏;欣赏
数学教师应搭建符合中职生认知结构且能展示数学美内容的平台,通过所展示的数学之美来唤起学生心灵深处的对美追求,从而达到一种美的共鸣。本文结合笔者的数学教学实践,对如何在中职数学课堂渗透数学美进行一番探讨。
一、挖掘数学教材中美的因素,让学生认识数学美
法国著名艺术家罗丹说过,我们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中职数学教材中跃然于字里行间的数学美是不乏其例的,例如《交集与并集》一节中,最显著的美育因素是和谐美、简洁美、符号美和语言美。交集,用文字语言表达为两集合A与B的公共元素;用图形语言表达为A与B两椭圆的重合部分;用符号语言表达为{x│x∈A且x∈B}。这三种表达形式反映同一属性,体现了和谐美与语言美。用以美启真的教学原则,可引导学生再创建符号“A∪B”表示集合A与B的交集,这又体现了简洁美与符号美,从整个过程看,又体现了思维美。
二、挖掘语言的优势,让学生感受数学美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外壳,数学文化的表现形式就是把数学知识溶入语言之中,类似“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大于取两边,小于取中间” “性质奇偶与增减,观察图象最明显”……作为数学教师,平时要注意收集、整理和积累数学语言,在使用的过程中注重数学语言的规范、科学和严谨,同时加强自身数学语言的训练,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语言的趣味、匀称和美妙。
三、挖掘媒体的优势,让学生欣赏数学美
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以不可替代和不可抵挡的力量走进数学教学的视野,有效实现了数学结构、数学思维和数学文化的开放,能帮助学生用审美的眼光理解、接受数学文化,因此,通过多媒体手段,既可以充分利用数学美来熏陶学生的情操和素养,又能引导学生利用数学美的特征和规律来学习数学,更好达到“以美启真”的目的。例如在进行《椭圆的标准方程》这节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放映天体运行的椭圆轨道,清晰的画面能够更好地把数学符号的美、结构的美及自然的美融合在一起,让学生欣赏数学的美,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
四、联系学生的专业,让学生重视数学美
让学生感受数学美不是教学的主要目的,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才是真正的目的。大部分学生感觉数学与自己的专业联系不大,学数学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并没有多大的实际用处,所以,学生往往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数学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内在联系,在不影响数学学习理论严谨性的基础上尽可能地从专业课教材中选取一些具体实例进行讲授,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与专业知识是紧密关联的。例如《正弦型函数的图象》这一节的教学,教材主要对此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进行了研究,再通过用五点法作出该函数的图象。这些都是纯数学的问题,函数中的x、y都没有什么特别的实际意义,学生只要参照例题按部就班地进行练习,很快就可以掌握了。但关于相位、初相位等具有一定实际意义的概念,课本上只是作了简略的介绍,并没有相关的例题和练习,而这恰恰是专业知识所必需的。因此,教师可通过与电工专业知识的单相正弦交流电这一章节进行研究比较,就会发现正弦函数在电工专业的用途,因此在讲授的过程中,教师可让学生打开专业课本,仔细体会这部分数学知识的应用,实践发现,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明显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五、通过数学游戏,让学生体验数学美
喜欢游戏是学生的天性,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注重组织学生开展游戏活动是调动学生情绪、焕发学习激情、调节课堂气氛、提高学习效率和体验数学美的有效策略之一。游戲的形式多种多样,常用的有猜数游戏和折纸游戏等,教师要充分发挥其激励功能、渲染功能、感化功能和转化功能,帮助学生从中感受数学之趣味,体验数学之美,让学生觉得数学有意思。例如在进行《函数的定义》这节内容的教学时,可让学生在心里想着一个数,把它除以2再减去3后,把结果告诉老师,老师就能很快猜出学生所想的是哪个数。这样,课堂上很快就会出现学生主动思考并积极发言的热烈场面,这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极为自然地引入了课题。通过数学游戏,使得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比较难理解的抽象理论,并体验了数学的美妙之处。
六、体验成功的喜悦,让学生创造数学美
成功是学习的动力源泉,是培养学生自信,激发学生进行创造的最佳良药,学生渴望获得成功,渴望获得赞许。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固然重要,但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满足学生成功的愿望,让学生尽情体验成功的喜悦也同样重要,通过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而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恰是学习数学、发展数学和应用数学的根源所在。如让学生根据定义来画椭圆的图形,在这深化理解,体验成功的过程中,学生对数学的对称美形成了认识,其实这本身就是一个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过程。
在中职教育中,数学是一门非常实用的基础课程,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利用人类对美的热爱和追求的天性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不应把数学教育单纯地理解为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数学教育需要培养人的素质,学生进入社会后,也许很少直接用到数学中的某个定理或公式,但数学的思想方法、数学中体现出来的精神,却是长期起作用的。
参考文献
[1]兰爱民.构建课堂行为营造个性教学[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07年04期.
[2]俞冰.营造中职语文教学的碧海蓝天[J].湖南农机,2007年09期.
[3]赵燕玲.中职语文教学应以专业为本[J].教师,2009年14期.
[4]汪军秀.也谈语文教学和专业学习[J].职业教育研究,2006年04期.
相关期刊分类
- 经济论文
- 医学论文
- 建筑论文
- 文学论文
- 政治论文
- 教育论文
- 科技论文
- 农业论文
- 金融论文
- 工程论文
- 保险论文
- 财政税收论文
- 轻手工业论文
- 通信传播论文
- 宗教论文
- 文体论文
- 计算机论文
- 体育论文
- SCI论文
- 小学数学论文
- 初中语文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管理会计论文
- 初中英语论文
- 电子商务论文
- 人力资源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工商管理论文
- 学前教育论文
- 经济学论文
- 教育学论文
- 毕业发表论文
- 市场营销论文
- 软件工程论文
- 财务管理论文
- 工程造价论文
- 服装设计论文
- 网络安全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企业管理论文
- 酒店管理论文
- 快速发表论文
- 电气自动化论文
- 计算机网络论文
- 汉语言文学论文
- 行政管理学论文
- 计算机教学论文
- 教育教学管理论文
-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 职称论文发表
- 职称论文范文
- 实体经济论文
- 信息技术论文
- 室内设计论文
- 公共管理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土木工程论文
- 物流管理论文
- 商业保险论文
- 国际贸易论文
- 项目管理论文
- 航空论文
- 水利论文
- 图书论文
- 文化论文
- 新闻论文
- 艺术论文
- 档案论文
- 政法论文
- 管理论文
- 地质论文
- 电力论文
- 石油论文
- 生物论文
- 化工论文
- 化学论文
- 环境论文
- 机械论文
- 交通论文
- 科学论文
- 理论论文
- 历史论文
- 煤矿论文
- 社会论文
- 电子论文
- 工业论文
- 核心论文
- 通信论文
- 地理论文
- 论文提纲
- 硕士论文
- 论文选题
- 论文范例
- 理工论文
- 教学论文
- issn论文
- 研究生论文
- 语文论文
- 舞蹈论文
- 毕业论文
- 职称论文
- 论文格式
- 参考文献
- 会计论文
- 专科论文
- 护理论文
- 物流论文
- 美术论文
- 时政论文
- 心理学论文